《中醫典籍與文化》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2020年,發行周期是半年刊。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主辦,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主管。主要欄目有知識與流傳、海右講壇、思想與特質、會通與轉型、學術書評等。
主管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
ISSN:暫無
主辦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山東省中醫藥文化協同創新中心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20
全年訂價: ¥ 0.00
發行周期:半年刊
《中醫典籍與文化》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不僅是從事中醫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專業人士獲取信息和發表成果的重要平臺,也是廣大中醫藥愛好者深入了解這一獨特文化寶庫的窗口。隨著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將繼續扮演著連接過去與未來、東方與西方之間橋梁的角色,在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在不斷加強自身品牌建設,努力成為引領未來中醫學術研究方向的重要力量之一。
創刊以來,該雜志以半年刊的形式出版,致力于促進中醫經典文獻的研究、解讀以及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為一本專業性的學術輯刊,中醫典籍與文化不僅在國內中醫藥學界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在國際上也逐漸建立起了一定的影響力。為了確保所發表論文的質量,中醫典籍與文化實行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所有稿件均需經過至少兩位領域內專家匿名評審,只有符合學術標準的文章才能被接受發行。此外,編輯團隊還積極邀請海內外知名學者參與審稿或直接供稿,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專業水平。
[1]題名。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應緊扣文章主題,用語用詞嚴謹規范且利于網絡檢索。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和代號。
[2]來稿如為各種基金項目資助文章,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正式規定的名稱填寫基金項目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3]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4]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度, 收到稿件1個月內無論是否刊用,均會答復作者。
[5]表格應按統計學制表原則,采用三線表,標明序號和表題,表中同一項目保留小數的位數應一致,上下行位數要對齊。
[6]正文部分小標題一般單獨占一行;段首小標題,前空兩格,后空一格。層次編碼依次使用一、二、三…;1.2.3.…;1)、2)…。也可使用1.1、1.2、1.3…的格式。
[7]“作者簡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研究生文章需其導師任通訊作者,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碩博導師。
[8]每篇論文應有200字左右的“摘要”,3-8個“關鍵詞”。摘要要求表達簡練,語義確切,結構嚴謹;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用第三人稱編寫;應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
[9]本刊原則上只收原創類稿件,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已在國外刊物上發表或者準備發表的文章需如實告知,本刊將酌情刊登。
[10]相應的參考文獻表中,各篇文獻先按文種依中文、外文的順序分列,后按作者姓名 (采用漢語拼音字順法) 依次編排。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