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政史地·高一》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面向高一學生,旨在提高學生在政治、歷史、地理學科方面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政治、歷史、地理三個學科的重要知識點、熱門話題、學科拓展和實踐活動等。它不僅包含傳統的學科知識,還融入了當代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元素,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此外,雜志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通過問題討論、實驗、考察等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
本刊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提高學習成績。針對高一年級的學習特點和教學要求,系統地梳理和講解政史地三科的基礎知識,為學生構建起扎實的知識框架。無論是政治學科的基本理論、歷史學科的發展脈絡,還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原理,都有詳細且深入的解讀。內容緊密結合高中一年級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深入剖析,同時提供大量的學習方法指導和解題思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1]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2]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3]凡向本刊投稿,稿件錄用后即視為授權本刊,并包括本刊關聯的出版物、網站及其它合作出版物和網站。來稿恕不退還,一個月未見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4]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5]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6]正文:要求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引用規范,數據準確。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可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標號,如“1”“1.1”“1.1.1”的形式。
[7]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部分引用文獻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在文章對應處標示出該參考文獻的序號。
[8]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號內。
[9]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10]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表格內的各項標目除計量單位符號外一律用中文書寫。
主管單位: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管單位:河南教育報刊社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管單位:湖北教育學院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管單位:山西省期刊協會
主管單位:山西省期刊協會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外語學院
主管單位:河南大學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開封市河南大學6號樓,郵編:47500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