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專注于植物生理學和植物分子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特別關注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內容廣泛,涵蓋了植物生長發育調控、信號轉導機制、逆境響應、代謝途徑、遺傳改良等方面,同時也涉及植物與環境互作、植物生物技術等領域。不僅報道最新的實驗數據和理論見解,還對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討論。
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植物生理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高校師生、農業技術人員等。通過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技術進展,該刊不僅促進了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也為推動植物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面對21世紀生物學研究的快速發展,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報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緊跟國際學術前沿,不斷拓展研究領域,提升學術水平。未來,雜志將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國際稿件,提高國際影響力;同時,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化閱讀體驗,增強與讀者的互動,努力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植物科學研究期刊。
[1]參考文獻的序號應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參考文獻著錄的條目以字體、字號為“宋體、小五”編排在文末。
[2]編輯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實質性內容修改當然會征得作者同意。
[3]稿件需附作者單位推薦信,注明單位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編輯部自收到稿件起3個月內向作者反饋審錄結果。
[4]表格請排為三線表,標注表序號、表題名(應有自明性)、表項名稱,表項指標值;線圖和照片應科學合理、規范清晰。
[5]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6]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7]文稿必須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物理量符號用斜體,物理量單位用正體。帶有角標(主要是下標)的量請注意正確格式,非量的角標用正體,如角標本身為物理量,則仍為斜體。
[8]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9]前言:主要概述本文的立題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說明本文研究目的、創新性或特點等。
[10]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岳陽路319號31B樓,郵編:200031。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