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通訊》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創刊以來,始終致力于宣傳國家關于自然資源管理和利用的路線、方針、政策。雜志不僅是政府部門指導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者獲取信息、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關注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同時也涉及生態保護修復、國土空間規劃、地質災害防治等熱點議題。雜志通過發布政策解讀、專題報道、理論探討、實踐經驗等多種形式的文章,為讀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自然資源管理信息。
該刊的讀者對象主要是自然資源系統的各級管理人員、科研人員、教學工作者以及關心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的社會各界人士。自然資源通訊通過匯集國內外先進的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促進了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技術進步。秉承高標準的學術要求和嚴謹的科學態度,通過嚴格的審稿制度保證了發表內容的質量。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管理工作者的必備讀物,也為科研院校和相關機構提供了重要的學術資源。該刊還通過多種渠道推廣和傳播自然資源管理領域的知識,增強了公眾對自然資源保護意識的認識。
[1]來稿要求必須是原創性論文,結構完整、數據可靠、論述合理、可讀性強,同時需滿足敘述完整、規范、一致性原則。
[2]本刊稿件嚴格執行“三審”制,聘請同行專家進行客觀的評審,并根據審稿意見公平、公正地處理稿件。編輯部收到稿件一般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
[3]如為多位作者,且不屬同一單位,請在各作者姓名的右上方加數字序號,并相對應地列明各位作者的單位全稱、單位所在的省、市和郵政編碼。
[4]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5]正文標題層次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以此類推。標題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
[6]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7]摘要與關鍵詞論著類稿件要寫出100~200字的結構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構成),其他類稿件要編寫50~100字的指示性摘要。
[8]參考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所列參考文獻在20條左右,以國內外近5年發表的雜志參考文獻為主。
[9]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10]文中圖表要精選,應有圖序、圖題和表序、表題。插圖要求內容真實且標注明確,數據要與文中表述一致。表格要求表述簡潔,一般采用三線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號,郵編:1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