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孔子》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2014年,發行周期是雙月刊。孔子研究院;山東齊魯書社出版有限公司主辦,孔子研究院主管。主要欄目有經典品讀、禮序樂和、《論語》新識、學習二十大精神、本期特稿、我讀孔孟、文廟與書院、儒林漫步、文明交流互鑒、書里書外、蘭臺萬卷、儒家文物、尼山青年說、英文專欄等。
主管單位:孔子研究院
ISSN:2095-8455
主辦單位:孔子研究院;山東齊魯書社出版有限公司
CN:37-1501/C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4
全年訂價: ¥ 240.00
發行周期:雙月刊
《走進孔子》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國內外讀者提供一個了解儒家思想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窗口。作為一本面向全球發行的刊物,不僅承載著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同時也致力于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同時,對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而言,這本期刊也是發表研究成果的一個重要渠道之一。走進孔子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也為推動全球范圍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自創刊以來,堅持高水平的內容質量和精美的裝幀設計,每期都以全彩印刷,內容豐富且圖文并茂,適合廣大讀者閱讀。通過深入淺出的文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之美。此外,該雜志還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撰稿,分享他們對儒家哲學以及中國文化的獨特見解。除了紙質版外,隨著數字化媒體的發展,雜志也逐漸拓展了在線閱讀平臺,使更多人能夠方便快捷地接觸到這份寶貴的文化資源。對于那些對中國傳統智慧感興趣的人來說,走進孔子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資料和參考資料來源。
[1]引征注釋以頁下腳注形式連續編排,翻譯文章中,譯者需要對專有名詞進行解釋說明,并以【*譯注】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如譯者對原文內容進行實質性補充論述或舉出相反例證的,應以【*譯按】的方式在腳注中表明。
[2]摘要中不出現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用的符號和術語,也不宜引用文中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的序號。關鍵詞一般選用3~5個敘詞,中英文相一致。
[3]稿件必須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簡介均應包括:姓名,性別,民族(漢族可不寫),籍貫,(注明省、市或縣),職稱,主要從事什么研究或工作,E-mail,詳細通信地址,聯系電話。
[4]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1,1.2;1.1.1,1.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5]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6]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
[7]引文標示應全文統一,采用方括號上標的形式置于所引內容最末句的右上角,引文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于半角方括號中,如:“……模式[3]”。
[8]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 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9]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范的詞、詞組。
[10]參考文獻:按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曲阜市大成路9號孔子研究院,郵編: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