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皮膚科雜志》(月刊)于1953年創刊,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刊物設置有論著、短篇論著、調查報告、技術與方法、臨床經驗、病例報告、藥物與臨床、皮膚外科等欄目。
《中華皮膚科雜志》在1987年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評比中獲優秀期刊三等獎,1992年獲華瑞杯編輯規范獎,1995年中華醫學會80周年慶典會上獲優秀期刊二等獎,1997年獲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同年獲江蘇省第二屆優秀期刊獎,1999年獲江蘇省第三屆優秀期刊獎,2000年獲中華醫學會優秀期刊銀獎。2002年獲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同年獲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同年進入江蘇省期刊方陣獲雙十佳稱號。2003年入選第二屆中國百科杰出期刊。
[1]作者署名應為作者真實姓名。題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包括工作單位及所在部門名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2]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3]注釋和參考文獻應分別著錄。注釋用于對文中特殊內容作解釋說明,設為當頁腳注;參考文獻用于標明引文出處,列于正文之后,勿用腳注或尾注。
[4]務必在文中引用處上角用方括號注明參考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參見GB/T7714-2015。作者不超過3人的全部給出,3人以上只寫前3名,后加“等”。
[5]凡向本刊投稿,請同時授予本刊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光盤版出版權,如有異議,請務必在投稿時注明。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 976 | 皮膚;細胞;銀屑;銀屑病;基因 |
復旦大學 | 300 | 細胞;皮膚;皮炎;基因;紅斑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228 | 細胞;皮膚;紫外線;蛋白;紅斑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 228 | 皮膚;細胞;基因;突變;天皰瘡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223 | 皮膚;細胞;蛋白;基因;銀屑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215 | 細胞;皮膚;銀屑;銀屑病;紅斑 |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 211 | 細胞;白癜風;皮膚;黑素;黑素細胞 |
北京協和醫院 | 200 | 皮膚;細胞;銀屑;銀屑病;天皰瘡 |
華中科技大學 | 178 | 細胞;皮膚;蛋白;黑素;黑素瘤 |
第二軍醫大學 | 176 | 細胞;銀屑;銀屑病;隱球菌;球菌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蔣王廟街12號,郵編:2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