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雜志是部級期刊,創辦于2017年,發行周期是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388,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主要欄目有信用建設進行時、卷首語、信之聲、誠信會客廳、特別策劃、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易+”應用典型案例、市縣領導談信用、創新經驗大比拼、紅榜、黑榜、人物、風險提示、理論研究、國際瞭望、觀點薈萃、好文月薦等。
主管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ISSN:暫無
主辦單位: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CN:10-1453/C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7
全年訂價: ¥ 556.00
發行周期:月刊
《中國信用》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創刊以來,該雜志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連接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重要橋梁和平臺。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月刊,全面反映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進展和成就,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和支持。同時,雜志還致力于推廣先進經驗,促進信用信息共享,提高全社會的信用意識和水平。
雜志堅持“內容有深度、觀點有態度、文本有溫度”的“三度”理念,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專業、實用的信用建設領域資訊。不僅承擔著傳播信用文化、普及信用知識的責任,還是信用領域專業人士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重要平臺。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信用雜志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為構建誠信社會貢獻力量。是信用建設領域的權威媒體,也是一個促進信用知識傳播、推動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平臺。通過其專業的報道和分析,為推動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1]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學位,研究方向。
[2]文章標題:主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2號字。
[3]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4]來稿應具有原創性,內容符合本單位保密規定。論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應由作者獨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時,須按《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標明其出處,由此引發的一切著作權責任由作者自負。
[5]圖表應有自明性,可用文字敘述的則不必用圖表,圖、表不要相互重復。照片應清晰、對比度適宜,顯微鏡圖應注明放大倍數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線式。圖表在文中出現處應標明“此處插入圖(表)”的方框。
[6]注釋是對論文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文內注釋應按正文中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序號標注。
[7]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內容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用第三人稱撰寫。
[8]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范,表達準確,文字精煉。
[9]為了使本書編排規范,敬請作者來稿時提供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及部門、職稱、學歷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及電話號碼。
[10]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立題的目的、理論依據和歷史背景,研究的設想、方法和意義,一般不超過250字。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