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廣大收藏愛好者、藝術品投資者及文化研究者提供一個集知識性、資訊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交流平臺。還非常重視歷史文化背景的挖掘,許多文章不僅限于介紹藏品本身的價值,還會追溯其背后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意義,使讀者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雜志也鼓勵原創性的研究成果和獨特的觀點表達,力求在保持權威性的同時不失創新精神。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中國收藏設置了多個特色欄目。自創刊以來,憑借其豐富的內涵和專業的視角,在收藏界樹立了良好的聲譽。每期雜志都會精選一系列專題文章,深入探討某一特定領域內的熱點話題或重要發現,如古代書畫鑒定技巧、明清瓷器的藝術特色及其市場價值等。以其專業的編輯團隊、豐富的內容設置以及貼近讀者需求的服務理念,成為了收藏領域內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無論是初涉收藏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資深藏家,都能從中獲得知識的增長與心靈的享受。對于所有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都是一扇通向歷史深處的窗戶,讓人們得以近距離感受那些珍貴文物的魅力所在。
[1]論文為課題項目者,須在標題末尾處標注*(上標),并與當頁末尾*鏈接,*后寫明:本文系某年度某立項單位課題(課題編號:)階段性成果。
[2]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3]盡量將結果和他人最新研究成果比較,以突出論文的主要貢獻和創新、獨到之處;突出文章的新意和價值,即:新理論、新技術、新領域、新進展、新認識、新建議、新評價、新方案、新工藝、新產品、新工具等。結論盡量從文章的“結論”中提取,并條理化。
[4]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5]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6]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7]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8]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和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復姓、雙名連寫,如馬林林Ma Linlin、歐陽靜萍Ouyang Jingping。
[9]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技術性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論文應遵守學術規范,內容表述清晰,語言流暢通達,邏輯嚴謹。
[10]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報國寺1號,郵編: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