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牛業科學》(雙月刊)于1975年創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業科技大學;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中國良種黃牛育種委員會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刊物設置有科學試驗、信息、綜述、專論、調查研究、科技轉化、疫病防治、教學園地等欄目。
《中國牛業科學》全國性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科技期刊。本刊以促進畜牧科技與生產發展為宗旨,及時報道國內外牛的遺傳育種、繁殖、飼養、保健和產業化進程中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和新進展,促進我國牛業科學研究發展,推動養牛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民致富。
[1]中文題名須簡明確切,并能反映主題,不宜過長,以25個漢字以內為宜,不要副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或符號等。
[2]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1.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3]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4]“參考文獻”請按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并用代碼標識,且在文章引用處右上角順序標注。
[5]凡向本刊投稿,請同時授予本刊稿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光盤版出版權,如有異議,請務必在投稿時注明。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485 | 肉牛;奶牛;基因;育種;黃牛 |
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 | 84 | 肉牛;育肥;雜交;BMY牛;黃牛 |
云南農業大學 | 70 | 水牛;多態;多態性;基因;肉牛 |
西北農業大學 | 65 | 黃牛;家畜;種質特性;種質;育種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62 | 郟縣紅牛;肉牛;基因;育種;排卵 |
甘肅農業大學 | 50 | 牦牛;雜交;肉牛;奶牛;甘南牦牛 |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44 | 奶牛;瘤胃;肉牛;牦牛;乳房炎 |
河南農業大學 | 40 | 肉牛;奶牛;飼料;飼養;郟縣紅牛 |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 36 | 奶牛;瘤胃;營養;牛瘤胃;奶牛瘤胃 |
新疆畜牧科學院 | 34 | 新疆褐牛;肉牛;生長發育;增重;日增重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陜西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校區動物科技學院內,郵編: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