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中英文》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立足鄉村振興,聚焦農業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的應用與創新,致力于打造服務于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高質量學術期刊和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內容涵蓋了智慧農業的各個方面,包括農業傳感器、農業信息系統、智能農機裝備、農業物聯網、農業云計算、農業區塊鏈、農業空間信息技術、農業數據智能分析與挖掘、農業人工智能、農業管理系統、動植物表型組學等方向領域取得的重要理論創新及其方法應用成果。
該刊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不僅為國內外農業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學術交流的平臺,也為農業從業者了解智慧農業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提供了窗口。核心關注點是智慧農業,即如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產品品質、提高農業可持續性。此外,雜志還關注農業信息化政策、農業科技發展趨勢、農業產業創新等方面的內容,為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提供了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
[1]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項目與格式根據國家現行標準:GB/T7714-2015,信息齊全(作者,標題,出處,年,卷、期、頁碼等)。
[2]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本刊有權進行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向編輯部書面說明。
[3]注釋是作者對標題或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頁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指示序號相一致,一律用①、②……標注。
[4]有國家、部、省、市、校級科研基金項目資助的課題,請在首頁腳標處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可優先錄用。
[5]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6]正文中出現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號,直接將引文部分左邊縮排兩格,并使用楷體字予以區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號,直接放在正文中。
[7]文末請附作者詳細聯系方式(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以便及時聯絡。如愿附上作者個人簡況,甚是歡迎。
[8]引用國際組織機構報告時,應標明機構名,報告名,編號,第幾頁或第幾段,但聯大決議和安理會決議等可略去機構名和報告名,直接在UNDoc.后標出文件編號。
[9]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10]文稿請用稿紙謄寫或用打印機打印,字跡清楚工整,圖表整潔明了。圖和表要各有標題,各自編號。照片要清晰、反差大,以供制版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