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以深入探討中國社會制度的歷史演變、現狀問題和未來趨勢為宗旨,致力于推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主要內容涵蓋了中國社會制度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科技制度等,通過對這些制度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中國社會制度的內在邏輯和運行機制,為中國的社會制度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
雜志以其獨特的研究視角和方法,對中國社會制度的變遷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它不僅關注制度變遷的歷史過程,也關注制度變遷的現實影響;不僅關注制度變遷的宏觀層面,也關注制度變遷的微觀層面;不僅關注制度變遷的理論探討,也關注制度變遷的實踐探索。該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包括社會科學研究者、政策制定者、高校教師和學生、以及對社會科學有興趣的廣大讀者。它的出版,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了解和研究中國社會制度的平臺,也為中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視角。
[1]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2]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3]引文標注采用腳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碼(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每頁重新編碼。請注意核對引文,確保出處無誤。
[4]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應選取稿件中的關鍵性詞組,避免使用較寬泛的詞,數量3~8個。
[5]摘要應排除本學科領域中常識性內容,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不宜寫入摘要;不對論文的內容作自我評價;不要簡單重復題目中已有的信息;不出現數學公式、化學結構式、插圖和表格,不引入參考文獻序號。
[6]注釋:解釋題名、作者及某些內容,均可使用注釋。能在文章內用括號注釋的,盡量不單獨列出;不隨文列出的注釋,標注符號應注在需要注釋的詞、詞組或語句的右上角,用①,②,③……表示,并于文后依次列出。
[7]作者姓名在題名下按序排列,排序應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稿件受理后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以及所有作者親筆簽名表明對署名改動無異議的書面證明。
[8]參考文獻應選擇公開發表且以主要的列入,其序號按文中出現的先后為序編排。著錄格式按GB/T7714-2005“文后的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編排。
[9]基金項目:論文所涉及的課題應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具體格式:“基金項目:批準年份+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10]來稿須符合學術規范,必須具有原創性、創新性和學術性,有獨到見解和學術價值,重復率檢測高于15%者恕不錄用;一旦發現有套改、抄襲行為,取消錄用資格。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甲28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