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視聽》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它致力于探討視聽媒體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以及內容創作,旨在為行業從業者、學者及愛好者提供一個深入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它跟蹤報道國內外視聽媒體行業的最新發展,包括政策法規的變化、市場趨勢以及技術革新等。刊登關于視聽傳播理論、媒介經濟學、受眾行為等方面的學術文章,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享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綜藝節目等各類視聽節目的制作經驗,探討如何提高節目質量和觀眾滿意度。
本雜志的目標是成為視聽媒體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刊物之一,為推動中國視聽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貢獻力量。它不僅服務于傳媒從業人員,也是高校傳媒相關專業師生的重要參考資料,并且歡迎所有對視聽文化感興趣的讀者訂閱閱讀。對于傳媒行業的專業人士,中國視聽雜志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行業資訊和技術指導;對于教育工作者和學生而言,則是一個了解學科前沿動態、開展學術研究的理想資源;而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這本雜志能夠增加他們對視聽媒體背后的故事和技術的理解,提升欣賞水平。
[1]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腳注在同頁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含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及E-mail)。
[2]引言,說明課題的研究背景,引述該領域的國內外研究進展,說明本文選題意義和創新點;內容不應與摘要和結論雷同,不能出現圖表。
[3]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4]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一般不作為文獻引用,如有特殊情況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注明。
[5]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6]修回稿的撤稿須提出申請,如該文主要內容在他刊發表,本刊將通知作者所在單位,按一稿兩投處理,且兩年內將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責任作者的文章。
[7]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
[8]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New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9]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10]來稿請附中、英文的題目,其中,中文題目不超過20字,題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須簡明、具體、確切,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甲1號院,郵編: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