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金融》雜志是部級期刊,創辦于1989年,發行周期是半月刊。綜合影響因子0.06,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辦,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主要欄目有卷首語、封面專題、封面專題_正本清源 嚴防銀行貸款“脫軌”、國家戰略、國家戰略_奮力展現鄉村振興的江蘇作為_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_奮力展現鄉村振興的江蘇作為_高端論壇、監管引領、監管引領_穿透監管:強光照射“灰色地帶”、金融黨建、金融黨建_打造農金領域的青年黨員先鋒隊_黨建風采、金融黨建_打造農金領域的青年黨員先鋒隊_清廉金融文化建設、業務發展、業務發展_農金大走訪:行走的力量_零售轉型、業務發展_農金大走訪:行走的力量_農金標桿、業務發展_農金大走訪:行走的力量_調查研究、風控合規、風控合規_優化序時審計質效 護航農信高質量發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_“智慧大腦”賦能商圈金融新生態、企業文化、企業文化_節假日里的 “時差人生”等。
主管單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ISSN:1674-9162
主辦單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CN:11-5921/F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1989
全年訂價:
發行周期:半月刊
《中國農村金融》于1989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高層論壇、焦點透視、特別策劃、專題調研、農金服務、經營管理、監管之窗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半月刊。
《中國農村金融》堅持“貼近監管、貼近機構、貼近讀者”的辦刊宗旨,著力宣傳黨和國家農村金融領域的方針政策,宣傳銀行業監管部門的監管政策和工作部署,推介涉農金融機構的改革發展和創新經驗,謳歌農村金融戰線的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
[1]注釋是對文章標題、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注釋位置在正文結束之后,參考文獻之前。
[2]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于右上角標出。
[3]文稿嚴禁抄襲,一律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本刊對決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刪減,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征求作者同意。
[4]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5]正文標題與層次:文內標題力求簡潔、明確,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論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1.1.1”等。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農村金融》編輯部 | 447 | 金融;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農信社 |
中國農業銀行 | 164 | 銀行;金融;農業;農村;農業銀行 |
中國人民銀行 | 135 | 金融;農村;銀行;信用;農村金融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92 | 金融;銀行;金融機構;貸款;銀行業 |
中國人民大學 | 74 | 金融;農村;銀行;農村金融;貸款 |
科技部 | 71 | 銀行;金融;農商;農商銀行;金融服務 |
中央財經大學 | 62 | 金融;銀行;農村;貸款;金融機構 |
中國銀行 | 52 | 金融;銀行;保險;銀行業;金融監督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 52 | 銀行;農業;金融;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 48 | 金融;農村;金融機構;銀行;信用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甲2號5號樓14層南側,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