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雜志是統(tǒng)計源期刊,創(chuàng)辦于1950年,發(fā)行周期是雙月刊。綜合影響因子1.11,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中國勞動學會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主要欄目有勞動經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ISSN:1007-8746
主辦單位: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中國勞動學會
CN:11-3892/F
審核時間:1-3個月
創(chuàng)刊時間:1950
全年訂價: ¥ 220.00
發(fā)行周期:雙月刊
《中國勞動》于1950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70年、勞動經濟、專題研究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雙月刊。
《中國勞動》勞動類刊物。以改革理論與操作性問題研究、政策研究、工作研究為主要內容;堅持研究宏觀勞動問題與微觀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并重的原則。
[1]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chuàng)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2]如論文系某科研基金資助項日,須注明基金名稱、項目編號。
[3]論文視角新穎、觀點明確;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學;論證嚴密,材料翔實可靠;結構嚴謹,語言簡練,行文規(guī)范。
[4]引用資料要有文獻依據(jù),參考文獻為作者親自查閱的近3~5年的主要文獻。
[5]稿件如有合作作者,作者總人數(shù)不得超過3人,以投稿時的合作作者署名順序為準。審稿通過之后不得變更姓名、不得改動合作署名順序。
立即指數(shù):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西南財經大學 | 197 | 企業(yè);薪酬;人力資源;績效;勞動力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178 | 就業(yè);工資;企業(yè);勞動關系;保險 |
中國人民大學 | 162 | 就業(yè);勞動關系;法律;人力資源;企業(yè) |
學研究院 | 120 | 就業(yè);保險;養(yǎng)老;失業(yè);社會保險 |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 64 | 合同;勞動合同;勞動關系;主持人;勞動法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63 | 就業(yè);勞動力;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源;企業(yè) |
中國勞動學會 | 61 | 人力資源;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資源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 60 | 就業(yè);保險;失業(yè);勞動力;社會保障 |
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 57 | 法治;規(guī)制;法律;法治化;行政 |
上海財經大學 | 50 | 合同;勞動法;勞動合同;勞動關系;《勞動法》 |
主管單位:吉林省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
主管單位:四川期刊傳媒集團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主管單位:中國科協(xié)
主管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中國勞動學會
主管單位:吉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主管單位:化工部化工勞動保護研究所
主管單位:中華全國總工會
主管單位:山東大學威海勞動經濟研究所
主管單位:國家林業(yè)局科技司
主管單位: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惠新西街17號,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