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報道天文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已成為國內外天文學者交流學術成果、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平臺。雜志涵蓋了天文學的各個領域,包括恒星物理、星系與宇宙學、行星科學、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射電天文學、光學與紅外天文學、空間天文學等。期刊還不定期地發表綜述文章、研究報告、學術動態、會議報道等內容,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天文學研究領域的新發現和新理論層出不窮。《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年刊》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不斷調整和優化欄目設置,以適應學術研究的新需求。作為一份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的專業性學術期刊,為廣大天文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平臺。在未來的發展中,期刊將繼續秉承嚴謹、創新、開放的辦刊理念,為推動天文學研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作者對所投稿件文責自負,本刊不負連帶責任。若有抄襲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2]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3]正文中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應盡可能排比。不同層次的標題,有上下關系者,在內容上應相互聯系。題末不加標點符號,空1字書寫內容。
[4]引言一般勿超過250 字。概述本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現狀(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并應明確提出本文目的。
[5]摘要:論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400字以內,英文摘要250個實詞左右。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摘要采用第三人稱撰寫。英文摘要還應包括文題、文中所有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其后加列國名。
[6]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7]注釋是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注釋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如①、②),并按順序列于當頁地腳。
[8]論文應有中英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和郵編。如有多位作者,其間以逗號分開,其工作單位不同,應按阿拉伯數字順序標注在右上角,單位與單位之間用分號。
[9]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并上標。
[10]內容涉及基金資助項目、專利項目或獲獎項目等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單位證明和項目證書的復印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號,郵編:200235。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