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以推動中國會計與財務學科的發展,提高我國會計與財務研究的水平,服務我國會計與財務實踐為宗旨,為廣大會計與財務工作者、研究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展示成果的平臺。雜志內容涵蓋了會計理論、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審計學、稅務學等多個領域,既有對基礎理論的深入探討,也有對實際操作的精細解析,既有對國內外會計與財務研究的前沿動態的跟蹤報道,也有對我國會計與財務改革的深度解讀。
該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的研究內容、實用的操作指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在學術界,它是我國會計與財務研究的重要陣地,是推動我國會計與財務學科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實務界,它是我國會計與財務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是提高我國會計與財務工作水平的重要工具。雜志是我國會計與財務領域的一本重要的學術期刊,它以其專業的研究、深入的探討、實用的指導,服務于我國的會計與財務工作者和研究者,推動我國的會計與財務學科的發展。
[1]來稿應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文責自負。本刊所發表文章中的觀點均屬于作者個人,并不代表編輯部或主辦單位的立場和觀點,特此聲明。
[2]論文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3]正文內各級標題一般不超過15字,盡量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如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1.1,1.2…,三級標題1.1.1,1.1.2…。
[4]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5]中文內容摘要300字左右,要求能夠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中文關鍵詞3~5個,應為能夠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
[6]數字:執行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
[7]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8]文稿按版式順序須包括以下內容: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簡稱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
[9]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以不少于10條為宜。直接引用須標注具體頁碼,概述性引用可標注頁碼范圍。
[10]文稿所涉及的課題如獲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以腳注形式于文稿首頁左下方說明,如“××基金資助項目(基金號××××)”,并附有關審批機構或部門審批證明(復印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內大街137號,郵編:1000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