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現已更名為《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內容包括病原生物學及其相關領域的先進科研成果、臨床診療技術、預防控制經驗、疾病流行預報和前瞻性研究展望等。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等學術期刊應運而生。這些期刊不僅報道了國內外病原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進展,還為學者提供了一個發表和交流學術觀點的平臺。此外,還有大量關于病原生物學的教材和專著出版,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該雜志讀者對象包括從事寄生蟲病與傳染病的防治、臨床和科研人員以及管理干部;大中專院校寄生蟲學、傳染病和流行病學、生物學、微生物學教學人員,衛生專業師生;綜合性圖書館和情報資料部門等。在學術界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認可度,被多個重要的學術數據庫和索引收錄,作為一門重要的醫學學科,在推動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醫學研究的深入,病原生物學領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
[1]圖表每幅圖、表應有簡明的題目,題目需雙語呈現。合理安排表的縱、橫標目,清楚表達數據的含義;表內數據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
[2]稿件若屬科學基金資助或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者,請在稿件首頁頁腳內寫明項目名稱及其編號并附相關項目文件。
[3]來稿請附上作者簡介,包括作者真實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屬機構、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同時請提供通信地址、電話、電子郵箱地址,以便聯絡。
[4]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題名,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符、代號以及結構式和公式。
[5]凡本刊錄用的文章,其與本刊相關的匯編出版、網上傳播、電子和錄音錄像作品制作等權利即視為由本刊獲得。如有特殊要求,請在投稿時說明。
[6]正文標題一般分三級:一級標題用“一、”“二、”“三、”標示;二級標題用“1.”“2.”“3.”標示;三級標題用“(1)”“(2)”“(3)”標示。
[7]參考文獻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注:[]、[2]……每條參考文獻最后均以實心句號結束。
[8]摘要撰寫避免套話。不應出現作者所從事研究領域里的常識性內容,不應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對論文的內容做解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9]注釋為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均以腳注形式分散標注于正文頁面下方,其序號為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
[10]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樓中路11號,郵編:27203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