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學報》于2008年創(chuàng)刊,主要刊登有關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年刊。
[1]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guī)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2]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3]作者姓名、單位、職務、職稱及詳細聯(lián)系方式(地址、郵編、手機等)。署名作者不超過2人。
[4]注釋用頁下腳注,每頁單獨排序,序號使用帶圈數(shù)字。
[5]文章發(fā)表后,如被轉載或獲獎,請及時通知文章責編,以備成果統(tǒng)計之用。
立即指數(shù):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shù)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shù)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yè)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fā)表論文的次數(shù),與該刊前兩年所發(fā)表的全部源論文數(shù)之比。
機構名稱 | 發(fā)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語言大學 | 7 | 語音;方言;變韻;明清;兒化 |
河北師范大學 | 5 | 方言;晉語;陽平;陰平;用法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5 | 方言;語言變遷;語言關系;語言演化;陜北晉語 |
杭州師范大學 | 5 | 方言;異讀;音系;用韻;語法 |
南開大學 | 4 | 方言;知莊章;官話;知莊章聲母;知莊章組 |
復旦大學 | 4 | 方言;異讀;語音;語音學;語音學研究 |
北京大學 | 3 | 方言;異體;知莊章;知莊章組;同形 |
北京師范大學 | 3 | 漢語;漢語方言;方言;語氣;語氣詞 |
暨南大學 | 2 | 粵方言;體標記;字音;完成體;完成體標記 |
河南大學 | 2 | Z;語義;語義特點;代詞;人稱代詞 |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
主管單位: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吉林東北亞出版?zhèn)髅郊瘓F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國家統(tǒng)計局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主管單位:共青團中央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管單位:吉林東北亞出版?zhèn)髅郊瘓F有限公司;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xié)會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王府井大街36號,郵編:10071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