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是研究中國古代典籍與文化的學者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致力于傳播海內外關于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探討學術界普遍關心的古代典籍與文化問題,引導社會各界全面認識和理解中國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d內容廣泛,特別是那些選題價值高、材料豐富、論證嚴密、說理透徹的長篇論文。
本刊倡導實事求是、自由討論的學風,實行嚴格的雙向匿名審稿制度,確保文章質量。此外,來稿需注明作者的詳細信息,包括姓名、學歷、職稱、服務或學習單位以及聯系方式等。編輯部承諾,稿件提交后四個月內未收到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傊袊浼c文化論叢作為一本專注于中國典籍與文化研究的高水平學術集刊,不僅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平臺,也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發展,對于推動學術交流和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1]摘要須簡潔客觀地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的詞或詞組,數量為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2]基金項目。若文章的產出有資助背景,應標明基金項目名稱(含代號)。
[3]注釋中重復引用文獻、資料時,第一次必須引用完整信息,再次引用時可以略寫。若為注釋中次第緊連援用同一文獻、資料等的情形,可使用“同上注”。
[4]署名作者在多個工作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用阿拉拍數字對應標注各作者與其工作單位。
[5]本刊面向國內外公開征稿,來稿應主題突出、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資料翔實、論證嚴密、邏輯清晰、語言文字合乎規范,有獨到見解,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實踐借鑒價值,字數以10,000字以上為宜。參考文獻格式參閱本刊網站投稿模板的具體要求。
[6]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7]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8]參考文獻:特別注意引用近期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雜志中發表的前沿研究論文,不遺漏重要的相關文獻。
[9]請酌情考慮文中圖表的取舍,只保留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圖表,請務必提供清楚的插圖,圖形符號及制圖要求應符合國家標準,圖表緊跟在相應文字段之后,并給出圖號、圖名。
[10]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南京市中央路165號,郵編: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