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墻》雜志是部級期刊,創辦于2017年,發行周期是年刊。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辦,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主管。主要欄目有城墻學研究、城墻考古、城墻歷史、城墻銘文、城墻保護、世界城墻遺產觀察等。
主管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ISSN:暫無
主辦單位:中國城墻研究院;中國明清城墻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7
全年訂價:
發行周期:年刊
《中國城墻》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深入挖掘、研究、推廣、保護、利用中國城墻遺產,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助力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刊載關于中國各地城墻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包括城墻的建造技術、歷史變遷、文化背景等內容。深入探討城墻的歷史沿革、重要事件、人物故事等,揭示城墻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它關注城墻學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探索,探討城墻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和保護利用策略。介紹國內外城墻保護的成功案例與經驗,探討現代科技在城墻保護中的應用。發布城墻研究領域的最新書籍信息,提供書評和學術資訊。未來,將繼續加強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合作,推動城墻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總之,中國城墻雜志不僅是中國城墻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也是連接國內外城墻研究者的橋梁,對于推動城墻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1]來稿須為作者本人原創學術論文,且未公開發表,稿件內容要求文字精煉、層次清晰、觀點鮮明。來稿確保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因文字、引注、圖片等引發的觀點或版權問題,皆由作者本人承擔。
[2]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3]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于1條時應采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
[4]注釋請置于正文內(加圓括號);參考文獻請按本刊格式要求進行標注,不要采取腳注、尾注形式,直接按序列于文末即可。
[5]來稿應立論明確,論述嚴謹,語句精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和規范漢字,遵從國家有關計量單位、科技名詞、數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等用法的標準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6]參考文獻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7]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8]標題序號:可按四級小標題的格式寫:一、(一)、1、;一級、二級標題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級、四級小標題另起段,但正文接排;正文內序號用①……②……等。
[9]關鍵詞盡量使用MeSH詞匯,或從文題、摘要、正文中選取與本文研究或討論中的中心問題有關和必要的詞。
[10]嚴格遵守國家保密規定。投稿時需將加蓋單位保密委員會公章的保密審查證明掃描件上傳至網站。稿件錄用后,需將保密審查證明原件提交編輯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