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與法律》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中國仲裁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同時積極介紹國際仲裁領域的最新進展。作為內地最早專注于仲裁制度研究的學術期刊之一,不僅在中國仲裁界、法律界享有較高聲譽,也在國際仲裁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每一輯都圍繞著仲裁法學、仲裁法律實踐或研究工作,特別是仲裁案件中常見的民商事法律問題展開討論。
此外,仲裁與法律也非常重視作者的權益保護,明確規定了有關版權轉讓的具體條款,尊重作者的知識產權。內容豐富、視角獨特,有助于促進學術交流和技術進步。期刊鼓勵學術創新,支持作者在遵守學術誠信的前提下自由表達觀點。同時,為了方便廣大讀者獲取信息,期刊還提供了電子版服務,并與多家知名數據庫合作,進一步擴大了其學術影響力和社會效益。仲裁與法律不僅是仲裁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也為國內外從事仲裁工作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空間,促進了中國乃至全球仲裁事業的健康發展。
[1]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應該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有邏輯順序;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少用或不用長句。
[2]引征二手文獻、資料,需注明該原始文獻資料的作者、標題,并在其后標注“轉引自”及該援引的文獻、資料等。
[3]凡屬國家、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重點攻關課題項目文稿,請提供基金名稱和編號,附在文題后。
[4]文章正文全部采用宋體五號字。全文行距固定值17磅。論文中的所有字母和數字均采用TimesNewRoman字體。文章內有插圖的,請提供原圖。
[5]來稿一經采用,因人力所限一般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文稿署名自便,但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及電話,以便聯系。
[6]標題的層次:一般不超過3級,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文內接排的序號可用“⑴”。
[7]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8]采取隱名審稿方式選用來稿。稿件先由編輯部進行匿名處理,交由責任編輯進行初審,編輯委員會進行匿名復審。
[9]論文必須是符合學術規范、未曾公開出版的原創作品。稿件的文字、標點、年代、數字等書寫方式均以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有關規定為準。
[10]文中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西里甲16號西便門辦公區,郵編:1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