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與世界》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yōu)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fā)行的綜合性刊物。它主要致力于人文學科前沿研究成果的發(fā)布,尤其是關注與世界其他文明間的互動與共生規(guī)律的研究,強調突出中國問題意識、解決方法和學理構建,彰顯中華文化內在的生命力,強化現代中國學者獨特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自創(chuàng)刊以來,已經出版了多輯,發(fā)了大量中外學者的重要論文,在匯集國內外學人的學科前沿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受到了良好的國內外反響。
總之,亞洲與世界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學術發(fā)文平臺,也是一個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梁,通過深入探討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發(fā)展,促進了更深層次的文化理解和對話。注重科學性、實用性和邏輯性,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為了保證文章的質量,編輯部對稿件有刪修權,并鼓勵作者提交高質量的手稿。此外,該雜志也重視圖表的設計,要求圖表內容真實且標注明確,確保數據與文中表述的一致性。同時,對于來稿中涉及的基金項目或其他資金資助信息,編輯部也要求詳細列出類型、名稱及編號。
[1]本刊有權許可選定的第三方行使通過本約定對投稿文章取得的權利。
[2]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3]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4]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紤]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jié)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5]請勿一稿多投。作者投稿時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3個月內若未接到錄用信息,作者可自行處理。
[6]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guī)范。
[7]圖像:圖隨文排,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xù)編碼。圖、照片均應有圖題及說明性文字置于圖、照片的下方,說明性文字應簡短,不應超過50字。
[8]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9]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
[10]來稿署名作者必須保證稿件署名內容、順序無爭議;稿件所涉及的數據、事實、引文真實可查且不涉國家機密;文章及其主要觀點和內容未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于其他線下或線上公開出版物;無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如由上述情況而產生相關法律糾紛、造成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由作者本人負全部責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huán)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