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文化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專注于燕趙地域文化的深入探討與現代傳承發展,為研究者們分享關于燕趙地區歷史文化、文學藝術、民俗風情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通過發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不僅推動了對燕趙文化的理解,也促進了這一獨特文化遺產在全球化時代的保護與推廣。它鼓勵作者使用高質量的圖片來輔助說明觀點,但同時也強調必須尊重版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作為一本聚焦特定區域文化的學術出版物,燕趙文化研究特別強調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鼓勵來自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藝術史等多個領域的學者共同參與討論。雜志內容豐富多樣,每期都會圍繞燕趙文化的不同側面進行詳細闡述。這使得讀者可以從多角度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變遷及其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它為從事燕趙文化研究的學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促進了該領域的持續進步與發展。通過不斷探索燕趙文化的深刻內涵,它都致力于為構建更加多元化的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1]參考文獻:排在正文之后,凡在正文中引用文獻資料的地方,用序號“[]”標注(如:[1][2]……);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文中只標注一個序號并在其后給出引文頁碼。
[2]作者署名置于文章標題之下,多位作者用逗號分開;作者單位署于作者名下,在括號內請寫明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及郵編。
[3]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4]圖片要求清晰、未經技術處理,分辨率一般至少為1600×1200像素,并提供相應版權信息。攝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圖片。
[5]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6]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2;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7]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8]本刊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文責自負,對因抄襲或涉密等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
[9]為檢索需要,文章應給3—8個關鍵詞,關鍵詞標引應建立在對全文進行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能夠反映文獻特征、內容規范的詞、詞組。
[10]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