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師院學報》更名為《揚州大學學報》
《揚州大學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本學報堅持學術性和理論性,同時強調時代性和功能性。期刊內容主要涉及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農業與生命科學等領域。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版堅持學術為上、服務社會的原則,自然科學版則主要刊登數理科學、化學、工業技術、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學術論文,特別注重報道數學、化學、物理學、力學、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機械電子、建筑科學、水利工程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
該學報的讀者群體廣泛,包括學者、專業人士、學生以及對相關領域感興趣的廣泛人群。其發行的學術成果質量極高,一些高質量論文在國內外學術界均產生了很高的影響。通過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和綜述,期刊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并服務于社會。揚州大學學報已被多個著名數據庫和文摘期刊收錄,且多次獲得各類獎項和榮譽,顯示出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認可度。
[1]本刊有權對網絡媒體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
[2]若論文是基金項目成果,請注明:項目名稱“課題名”(項目編號),列于首頁腳注中作者簡介的上一行。
[3]正文:一律以Microsoft Word2003格式提供。正文采用5號宋體字,一律采用單倍行距。引文務請核實無誤,并注明出處。
[4]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4~8個關鍵詞,摘要簡要地介紹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論。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對應,不超過300單詞。
[5]論文若多作者署名時必須排序,應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還須提供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是否為研究生導師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應注明聯系電話及其電子信箱。
[6]圖表每篇文稿附表一般不超過4個。表題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線表(即頂線、表頭線、底線),如有合計項,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
[7]注釋:對文章中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說明,在行文的右上角采用①②③……順序標出,使用頁下注,每頁順序編碼。
[8]中英文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
[9]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引文注明出處,正文注釋采用腳注,參考文獻采用尾注。請勿抄襲、剽竊、一稿多投。文責自負。
[10]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種文獻,則使用首次出現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直接著錄引文頁碼(不加括號或P)。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蘇省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郵編:22500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