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法律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中外法律語言教育、法律語言文化與測試以及涉外法治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研究和經驗交流平臺,每年出版兩期,聚焦于語言學與法學的交叉領域,特別是法律語言的研究。它關注法律語言學中值得探討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語言文化、法律外語教學與測試、法律翻譯等。通過這些研究,語言與法律研究促進了法律語言學這一相對薄弱領域的學術發展,并推動了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
期刊內容設置豐富多樣,深入分析法律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問題、語言研究:對法律文本的語言特征進行細致剖析。語言與法律研究還特別強調國際視野,力求與國際學術前沿保持同步。此外,期刊鼓勵作者提交符合學術規范且具有創新性和指導性的高質量論文,以共同促進法律語言學及相關領域的健康發展。為中國法律語言學界提供了重要的學術交流渠道,也為全球范圍內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搭建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的舞臺。通過持續不斷地推出高水平的學術作品,該刊正逐步成為連接理論與實踐、國內與國際的重要橋梁。
[1]引言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應過多敘述同行熟知及教科書中的常識性內容,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回答“為什么研究”這一問題。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3]注釋與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4]請作者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尊重知識產權,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文稿內容進行適當修改或提出建議,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申明。
[5]來稿論文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6]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7]配圖請統一打包文件夾發送。圖片文件名中須標明圖片信息,其中作品的信息包括作者名、作品名、材質、尺寸、年代、藏地等。
[8]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9]列出至少5個中、英文關鍵詞。中文關鍵詞放在中文摘要后,英文關鍵詞放在英文摘要后,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10]文題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語言與法律研究》編輯部,郵編: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