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礦山部分》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面向有色金屬礦山行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以及相關領域的教育工作者,旨在傳播最新的科技成果,促進技術交流和行業發展。內容涵蓋了有色金屬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及管理等各個環節,包括但不限于地質勘探新技術、采礦工藝優化、選礦流程改進、礦山機械與自動化、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應用案例。
此外,還關注行業動態、政策法規解讀等內容,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重點關注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及重要找礦成果,報道綠色、智能礦山建設及礦山安全等方面的學術熱點問題,對我國的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和礦山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本專業性較強的期刊,有色金屬·礦山部分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是了解中國乃至世界有色金屬礦山領域最新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之一。它不僅促進了國內外同行之間的學術交流,也為推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由于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它被視為有色行業的權威技術期刊。
[1]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2]編輯部對稿件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3]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2]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4]“題目”應明晰(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附有200字左右以內的“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注釋:頁下注,采用Word腳注功能注加在頁面底端。腳注編號:①、②、③……基本格式:[國籍]作者:《書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中國國籍不用加注);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6]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7]表格請排為三線表,標注表序號、表題名(應有自明性)、表項名稱,表項指標值;線圖和照片應科學合理、規范清晰。
[8]請在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獲學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地址、電話。
[9]來稿應立論明確,論述嚴謹,語句精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和規范漢字,遵從國家有關計量單位、科技名詞、數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等用法的標準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10]期刊要求稿件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嚴禁學術腐敗,嚴格學術不端檢測。一旦發現稿件存在抄襲、剽竊、造假、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問題,將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處理。
主管單位: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主管單位: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金屬學會
主管單位: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主管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
主管單位: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主管單位:北京有色金屬與稀土應用研究所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南四環西路188號總部基地18區23號樓,郵編:10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