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其內容涵蓋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個方面,不僅關注歷史建筑、考古遺址等有形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同時也重視傳統技藝、語言、民俗等無形文化資產的研究與傳承。致力于提供一個全球性的交流平臺,使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研究者能夠分享他們對于遺產的理解、研究方法以及保護策略。它通過發高質量的文章來促進對世界范圍內文化遺產的認識,強調遺產對于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并鼓勵公眾參與到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來。
本刊是國內一本關于遺產保護的權威雜志,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向讀者展示中國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本雜志立足忠實歷史事實,探究人文精神的脈絡,透析中華文明的精髓,旨在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讓燦爛的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光發熱。主要刊載藝術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特別關注世界遺產現象及文化的全方位展示分析。自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深層次介紹世界遺產動態,配合中國的申遺工作,宣傳國內具有重要遺產價值的傳統、人文和地理等內容。
[1]本刊有權許可選定的第三方行使通過本約定對投稿文章取得的權利。
[2]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3]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4]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5]請勿一稿多投。作者投稿時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3個月內若未接到錄用信息,作者可自行處理。
[6]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7]表內數據描述形式應規范;且數據有單位的,不得遺漏單位,同時單位應盡可能使用國際標準單位。表內同一指標的數據有效位數應一致。
[8]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9]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加以補充、說明,一律采用“頁下注”的形式。注號用“①、②、③……”或“……”。
[10]來稿署名作者必須保證稿件署名內容、順序無爭議;稿件所涉及的數據、事實、引文真實可查且不涉國家機密;文章及其主要觀點和內容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于其他線下或線上公開出版物;無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如由上述情況而產生相關法律糾紛、造成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由作者本人負全部責任。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