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與保護研究》于2016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專題策劃、理論與方法、保護與管理、展示與利用、遺產觀察、動態信息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雙月刊。
《遺產與保護研究》現已更名為《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
[1]摘要(200~400字,需有簡明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果、結論等,不少于200字)。中英文。
[2]文中引文出處應按引用順序編碼列入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請置于文末。
[3]來稿須具有創新性、指導性、實用性;能代表技術前沿水平的論文;基金項目,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及獲獎論文優先錄用。
[4]稿件應包括作者姓名、單位、職稱、聯系電話、通訊地址、電郵地址。
[5]篇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篇名),不應含有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符、代號等。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北京建筑大學 | 157 | 建筑;村落;傳統村落;街區;遺產 |
北京大學 | 29 | 遺產;文化;文化遺產;軍事;遺產價值 |
北京聯合大學 | 17 |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社會;石碑 |
西北大學 | 11 | 村落;飲食;飲食習俗;宇宙觀;稻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 10 | 文物;文物保護;文物工作;考古;國學 |
中國科學院 | 8 | 農業;農業文化;農業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知識 |
北京師范大學 | 8 | 文化;趙氏孤兒;社會;社會作用;社火 |
吉林建筑大學 | 8 | 街區;原籍;支線;支線鐵路;中東鐵路 |
故宮博物院 | 8 | 故宮博物院;博物;博物院;建筑;非物質文化 |
清華大學 | 7 | 文化;文化遺產;遺產;原貌;展覽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德外北沙灘一號院16信箱,郵編: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