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致力于推動國內外學者關于該區域的研究成果交流,促進相關領域內的學術進步。它的特色在于它涵蓋了廣泛的學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古代和中世紀時期新疆及其周邊地區的民族遷徙與融合、語言演變、文化交流、物質文明發展等方面。此外,它還特別關注于絲綢之路沿線的歷史遺跡發掘、文獻解讀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
每一輯都包含了一系列原創性的學術論文、書評和綜述性文章,這些內容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程序,確保了高質量的學術水準。每輯通常會圍繞特定主題組織專題討論或設置專欄,以期更深入地探討某一具體問題。例如,有針對特定歷史時期的專號,也有聚焦于某種語言文字材料的解析等。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豐富的研究內容以及廣泛的國際視野,在中國西北邊疆地區的歷史語言研究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記錄了過去十多年間該領域內取得的重大進展,也為未來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2]本刊持有對稿件的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請附聲明。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說明。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自收稿之日3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的,作者可自行處理。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應附3~8個關鍵詞。請附400字左右的結構式摘要(理論研究論文無需結構式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同時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作者單位的英文譯名,及與中文一致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5]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若文章無此項可省略)。
[6]來稿的注釋均為腳注形式,每頁單獨編碼。其他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項可參照本刊注釋體例,對于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字數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7]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單位、電話、詳細地址、郵編。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別,籍貫,職稱(沒有寫“無”),學歷,研究方向。
[8]文字必須干凈、靈性,拒絕平鋪直敘,反對概念化和古板的構架。投稿請用宋體、題目小二號、正文小四號,附作者簡介、地址、電話,或所載刊物名、網址。
[9]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10]參考文獻:應以近5年文獻為主,引用公開發行的新研究原著,勿引用譯文、文摘、內部資料及轉載文章,盡量不引用教科書。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能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