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研究》(月刊)于2015年創刊,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國家信息中心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刊物設置有遠程辦公安全專題、陳兆娟女士畫作選、特別策劃、學術論文、法律法規、技術應用、專家視點、王建玉女士畫作選等欄目。
[1]題目務必言簡意賅,一般不用副標題,字數不超過20個字,中英文題目應一致。
[2]作者身份、職稱、工作單位、通信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傳真、電子信箱等信息。
[3]參考文獻要求所有稿件必須有參考文獻,應以作者親自閱讀的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為準,論著的參考文獻一般10~15條,綜述20~30條。文中參考文獻的注碼用方括號準確地標在有關文字的右上角。
[4]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頒注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交稿時需附交項目批準工件復印件或電子文檔。
[5]稿件必須為原創,不得抄襲,文責自負,拒絕二手稿,嚴禁一稿多投。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93 | 網絡;網絡安全;密碼;惡意;隱私 |
國家信息中心 | 84 | 網絡;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政務;安全保障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65 | 網絡;網絡安全;隱私;網絡空間安全;密碼 |
四川大學 | 50 | 網絡;惡意;代碼;惡意代碼;代碼檢測 |
北京郵電大學 | 37 | 網絡;區塊鏈;惡意;通信;風險評估 |
清華大學 | 32 | 網絡;身份認證;聲紋;生物特征;人工智能 |
北京交通大學 | 29 | 網絡;網絡安全;安全保障;大數據;隱私 |
教育部 | 26 | 代碼;網絡;漏洞;區塊鏈;數據流 |
北京大學 | 23 | 網絡;隱私;漏洞;區塊鏈;隱私保護 |
西安交通大學 | 21 | 法律;網絡;區塊鏈;信息安全;信息保護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8號,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