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文化》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自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傳播印刷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進展,推動行業內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以及促進印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它關注國內外印刷業的發展趨勢,報道行業政策法規的變化,介紹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情況,是了解印刷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平臺。聚焦行業內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以深度報道的形式展現給讀者。
本刊講述傳統印刷技藝的歷史與價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環保理念在印刷中的實踐,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關注印刷及相關領域的教育和培訓,為人才培養貢獻力量。同時,該雜志也鼓勵作者提交多媒體附件,如視頻教程、演示文稿等,以增強閱讀體驗。總之,印刷文化雜志不僅是印刷從業人員獲取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重要渠道,也是連接科研機構、企業、教育單位和個人愛好者的橋梁。它見證了中國印刷業的成長歷程,記錄了無數從業者的奮斗足跡,更是未來印刷領域創新發展的風向標。通過不斷地努力,正逐步成為國內外印刷界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之一。
[1]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考慮到我國讀者可參考中文原著資料,為節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2]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 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3]標題層次標題層次應簡明,題末不用標點符號。各層次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1”“2.1”“2.1.2”等。序號一律左頂格書寫。文內中間的層次排列可用、①等。
[4]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5]本刊處理稿件以3個月為限,如逾期未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及圖片不退,請自留底稿和底片。
[6]注釋:凡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所作的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為注釋。用“①、②、③、④……”編號,置于正文之后。
[7]作者稿件署名作者必須是合法著作權人,文責由作者自負。請將作者姓名在文題下依次列出。排列順序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單位、郵政編碼、所在省市、E-mail應在文章首頁上方標注。
[8]參考文獻應引自正式出版物,作者須親自閱讀,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在段末上角標出。
[9]本刊的審稿周期為3-5個工作日,您的稿件可能還沒有完成審稿工作。
[10]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三級標題用1.2.3.等編號,四級標題用等編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大興區興華北路25號,郵編: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