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探討當代社會背景下的人文精神、文化價值及其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系。以“新人文”為核心理念,強調在全球化、科技化和社會快速變遷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和挖掘人文精神的價值與意義。它不僅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還積極探索人文思想在當代社會中的應用與發展,旨在為現代社會面臨的倫理、文化、生態等問題提供人文視角的解決方案。
雜志的目標讀者包括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者、教育工作者、文化從業者以及對人文思想感興趣的公眾。為廣大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刊發的文章不僅在國內學術界具有廣泛影響力,也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和好評。雜志的發行和傳播,進一步推動了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思想交流。通過高質量的學術文章、深度訪談和案例分析,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思想碰撞與學術啟發。新人文是一本學術期刊,更是一個推動人文精神復興與創新的平臺。它致力于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重新定義人文的價值與使命,為構建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提供思想資源和文化支持。
[1]摘要不應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出現過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識性的介紹,不要把引言和結論中敘述性的內容,以及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評價的語句。
[2]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3]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4]引文超過150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格,以下各行縮進2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5]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6]已在非公開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題和英文摘要),不屬于一稿兩投,但必須注明首次發表的刊物。
[7]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8]在正文中,引文按出現先后順序加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采用上角標形式,參考文獻放置文末,排列順序及序號必須與正文中引文序號一一對應。
[9]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