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紡織》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自創刊以來,致力于促進紡織工程技術的發展,提升新疆乃至全國紡織行業的科研水平和生產效率。旨在為紡織行業提供一個集學術交流、技術推廣、信息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保證了期刊能夠及時反映紡織行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業動態,同時便于讀者攜帶和閱讀。作為新疆紡織行業的一面旗幟,承載著推動行業發展、傳承紡織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的重任。在未來的日子里,它將繼續秉持初心,緊跟行業脈搏,為紡織行業提供更專業、更全面、更及時的信息服務,助力新疆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
本刊的內容覆蓋了紡織工程的多個方面,包括紡織纖維、紗線、織物、印染、后整理、紡織機械、紡織品設計與營銷、紡織環境保護、紡織標準與檢測等,同時還關注紡織行業的市場分析、政策解讀、企業管理和人才培養等內容。讀者群體主要包括紡織行業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高校師生以及對紡織行業感興趣的各界人士。它不僅為行業內的專業人員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的平臺,也幫助紡織企業的決策者了解行業發展趨勢,為教學和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
[1]<五論文格式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與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地址與郵編,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2]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的出處,用“[1]、[2]、[3]……”編號,置于參考文獻之后;參考文獻序號應與正文中序號對應,多次引用同一文獻,在文內文獻引用上標同一序號并標明頁碼。
[3]本刊請勿一稿多投,并請自留原稿。如在3個月內未得到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4]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文字性修改和規范化技術性處理,來稿若不愿入編或被收錄,請作者事先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5]文題應準確、具體;簡潔、明了;醒目而富有深度;文題中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元素符號、分子式等。
[6]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7]同一注釋里如需羅列多條同類文獻的,一般按時間順序排列,用分號隔開(但依論證重要程度排列的文獻次序除外)。同一注釋里中外文文獻混合排列的,結尾所使用的句號以最后文獻的語種所對應的格式為準。
[8]論文摘要: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章重要內容。摘要中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字眼。務求簡練,一般不宜超過250字。
[9]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金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獲得基金項目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10]投稿論文圖版切勿圖文混排。請按圖版在文中的出現順序分別編號(圖2……),以jpg文件格式保存,并將圖版編號標于文中相應位置;文末另請標明圖版序號和圖釋說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烏魯木齊市友好南路177號,郵編: 830000。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