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雜志旨在為國內外修辭學者、語言愛好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平臺,推動修辭學的發展及其在多個領域的應用。不僅關注傳統書面語中的修辭現象,還深入探討口語交際、新媒體環境下的修辭策略等現代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此外,雜志也鼓勵從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多個角度對修辭現象進行交叉研究,以期更全面地理解修辭的本質和功能。
對于從事語言學、文學、新聞傳播等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而言,修辭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對于廣大教師和學生來說,它是提升自身修辭知識水平和能力的良好讀物;而對于所有關心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語言的人來說,這份雜志則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靈感。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廣泛的研究視角和深入的分析贏得了學術界的認可。雜志特別重視對新興研究領域的探索,如數字時代背景下的網絡修辭、社交媒體中的修辭現象等,這使得它成為了解修辭學前沿發展的重要窗口。此外,雜志還定期邀請知名學者撰寫專題文章或參與論壇討論,進一步提升了其學術影響力和權威性。
[1]一級標題用“……”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2]稿件中所用名詞術語、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漢語拼音均應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使用。計量單位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計量單位應使用字母符號而非中文符號。
[3]每篇論文需撰寫中、英文摘要。系統地闡述實驗的目的、方法、結果、結論,但以上詞語不以小標題的方式出現。
[4]引言章節編號為0,一級標題按123等順序編號,二級標題使用1.1、1.2、1.3等,三級標題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頂格。
[5]采用匿名審稿制,由編輯部約請專家評審。請作者將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單位、職務或職稱、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單獨置于首頁,稿件正文勿出現個人信息。
[6]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7]注釋: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請一律用尾注。按文中引用順序排列,序號為:①②③……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8]圖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圖件最好用CorelDRAW軟件繪制或JPG格式,單獨拷貝原圖另發。插圖及表格在文稿中應標明位置,并在圖框下注明圖號、圖題和圖注。表格盡量使用三線表,表名放在表格上方。
[9]中文摘要為150-300字。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目的、方法、實驗結果和結論;綜述性、評論性文章可寫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應出現“本文、我們、作者”之類的詞語。
[10]論文要明確地提出問題,論證嚴密,符合邏輯;對所研究問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對相關領域現有的研究有必要的說明;清晰說明已有文獻與所投稿件在學術貢獻方面的區別與承啟關系,并指出論文的創新之處。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中國 廣東省 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郵編: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