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與治理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學術界、實務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共同探討信訪工作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推動中國社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作為公開發行的信訪理論期刊,在國內相關領域占據了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還通過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促進了社會各界對于信訪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每期雜志通常包含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及專題研究等內容,涵蓋了從宏觀政策分析到微觀案例研究等多個層面,為讀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知識視角。
本刊特別關注如何通過有效的信訪渠道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同時,也致力于探索新時代背景下信訪制度創新發展的路徑。隨著國家治理體系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2023年中央社會工作部成立后對人民信訪工作的統籌指導作用日益凸顯,信訪與治理研究更加注重結合最新政策動向和社會變化趨勢,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不僅是了解中國當前信訪狀況和發展方向的重要窗口,也是促進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有效載體。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信訪與治理研究已經成為連接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的關鍵紐帶,在推進我國信訪制度改革和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形式,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表格內的各項標目除計量單位符號外一律用中文書寫。
[2]各級基金項目應在文章首頁以頁下注形式標注,例如“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項目編號。
[3]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4]凡向本刊投稿,稿件錄用后即視為授權本刊,并包括本刊關聯的出版物、網站及其它合作出版物和網站。來稿恕不退還,一個月未見用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5]稿件自來稿之日起三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權進行刪改。
[6]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7]作者署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作者來自不同單位的,在作者名右上角注l,2…,單位分別標注,以分號隔開。并在作者單位名稱前標注2--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加圓括號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8]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英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英文文獻在后。引文中的英文書名及期刊名用斜體,論文題目寫入“”號內。
[9]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一級標題用1……,二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不超過四級。
[10]正文:要求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引用規范,數據準確。文內標題要簡潔、明確,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可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標號,如“1”“1.1”“1.1.1”的形式。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右安門外玉林里7號,郵編:10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