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法治研究》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2011年,發行周期是半年刊。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學科;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學科;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主管。主要欄目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研究、農民權益保護研究、宅基地制度研究、集體林權制度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研究、會議綜述等。
主管單位: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學科;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
ISSN:暫無
主辦單位: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學科;中國農村經濟法制創新研究中心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1
全年訂價: ¥ 298.00
發行周期:半年刊
《鄉村振興法治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主要面向法學、農村經濟、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旨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法治化研究與實踐。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聚焦農村法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期刊內容涵蓋農民權益保護、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宅基地制度、集體林權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等多個領域,旨在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和理論支持。
作為鄉村振興與法治建設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不僅為研究者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渠道,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是相關領域學者和實務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源。鄉村振興法治研究雜志不僅是學術界討論農村法治問題的重要場所,也是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時的重要參考來源。無論是對于從事法學研究的專業人士,還是關心農村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資源。它記錄了農村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也為未來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
[1]作者姓名及單位。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并在其工作單位名稱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2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
[3]標題層次:本刊采用1,1.1,1.2,2,2.1,2.2,3,3.1,3.2,3.3等表示標題層次,書寫時一律左頂格。
[4]本刊編輯部有權在尊重作者觀點的前提下,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格式上的刪改,如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請勿一稿多投,一經發現,本刊將不采用您的稿件。
[5]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6]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7]數字的用法以GB/T15835-1995《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為準。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
[8]參考文獻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9]在不影響文章觀點表述的前提下,本刊有權對稿件做適當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注明。文章中引用文獻或他人觀點,請務必核對準確,并注明出處。
[10]基金項目。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包括基金和項目兩類。論文若有此種背景,應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列于作者單位之下列,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編號。
主管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國集團公司促進會
主管單位:河北出版傳媒集團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聯合會
主管單位:中國商業聯合會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管單位:吉林東北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
主管單位:河南省科學技術廳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郵編:1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