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楚文化》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旨在傳承與發展楚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賦予這些傳統以新的生命力。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入了解楚文化及其影響下的當代文化現象的窗口。每期內容豐富多彩,不僅包括對楚國歷史、藝術、哲學等方面的深入探討,還涵蓋了文化新創意、文化創意產業動態等方面的文章。雜志特別注重發掘和展示那些能夠體現楚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時代意義的文化項目或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新楚文化已被多個重要數據庫收錄,這進一步證明了其在學術界的認可度。對于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是一份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而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新楚文化則提供了一個了解并欣賞楚文化的平臺,有助于增進對中國古代文明的認識。不僅承載著傳播楚文化知識的使命,更是在探索如何將古老智慧融入現代社會生活方面做出了積極嘗試。它以其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容以及高質量的標準,在同類刊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研究楚文化及相關領域的一個重要陣地。
[1]文后須列出參考文獻條目(序號和文中出現的順序相對應)。主要責任者如超過3人,可在第三個責任者后加“,等”,否則需列出全部著、譯者。
[2]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
[3]引文標注采用腳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碼(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每頁重新編碼。請注意核對引文,確保出處無誤。
[4]摘要應全面概括論文的主要內容,明確反映作者的主要觀點,不能僅僅籠統地介紹論文的思路和結構,避免使用“本文主張”“筆者認為”等評價方式。關鍵詞應為反映論文核心內容的專業術語,一般3至5個。
[5]正文內各級標題處理如下:一級標題為“一、二、三……”,二級標題為“(一)、(二)、(三)……”,三級標題為“1、2、3……”,四級標題為“(1)、(2)、(3)……”。單獨成行。
[6]為了方便編輯部與作者取得聯系,投稿時請附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和郵箱,以及其他作者的單位。
[7]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中國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有國際符號的計量單位均用符號表示;數值和國際計量單位間應有空格,若之間有漢字則無須空格;復合單位不使用除法格式,而使用乘積格式。
[8]來稿請附第一作者的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證號碼、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免)、學位、職稱、工作單位、主要研究方向;并注明通訊地址、電話、電子郵箱及郵政編碼。
[9]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數學符號、數字、公差值、絕對值和其他符號使用正確,書寫清楚。
[10]秉持“清、齊、定”原則,以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展現核心觀點,行文流暢,引人入勝,達到或者接近商業類出版物標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路翠柳街1號,郵編:4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