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科技》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旨在推動城市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雜志內容涵蓋多個前沿領域,致力于為行業從業者、科研人員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最新的技術動態、政策解讀和案例分析。內容豐富多樣,既有對國內外先進城市建設案例的深度剖析,也有對新興技術的詳細介紹與應用探討。例如,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如何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綠色建筑中的節能環保材料與技術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如何緩解城市擁堵問題等。
雜志的核心定位是“科技引領城市建設,創新驅動未來發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傳統的城市建設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科技創新成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城建科技緊跟時代潮流,聚焦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的應用,為讀者提供前沿的行業洞察和實踐經驗。每一期的專題報道都經過精心策劃,力求為讀者提供實用性強、前瞻性高的內容。它的讀者群體主要包括城市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科研人員、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城市建設領域的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
[1]屬于課題基金項目的成果或論文,請在首頁注明基金項目類別、課題項目名稱及編號。如有鳴謝文字請附于文末。
[2]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400-500字為宜。
[3]文內標題層次不宜過多,序號按1;1,2;1,2……的順序排列。標題一律左頂格。各級標題字數不宜過多,同級標題不應時有時無。論文按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順序結構撰寫。
[4]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5]多作者文稿署名時必須排序,應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還須提供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是否為研究生導師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應注明聯系電話及其電子信箱。
[6]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7]本刊來稿恕不退還,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文責自負,對因抄襲或涉密等侵犯他人版權或其他權利的,本刊不承擔連帶責任。
[8]圖片要求清晰、未經技術處理,分辨率一般至少為1600×1200像素,并提供相應版權信息。攝影作品需提供原始圖片。
[9]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10]參考文獻:排在正文之后,凡在正文中引用文獻資料的地方,用序號“[]”標注(如:[1][2]……);多次引用同一文獻,文中只標注一個序號并在其后給出引文頁碼。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清濱路60號,郵編: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