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科學》于1981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生物科學、綜合自然科學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年刊。
《武夷科學》隨著保護區大規模科學考察任務基本結束,除與國內許多學報保待交換關系外,本刊還和國外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近百種學術刊物建立長期的交換關系。美國生物學情報所(BIOSIS)曾來函并與本刊建立關系,將本刊發表的論文摘要在該刊上刊登,向全世界廣泛傳播。
[1]文題一般字數不超過25字。正文各級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層次分明,可用至4級標題。
[2]本刊倡導嚴謹、求實的學風,歡迎有真知灼見、有理有據、論證嚴密、合乎語法規范的學術論文。
[3]論文如為各級基金項目成果,需在首頁以腳注方式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
[4]摘要須簡潔客觀地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字數在300字以內。關鍵詞是反映文章主要內容及觀點的詞或詞組,數量為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5]來稿切勿一稿兩投或多投。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農林大學 | 379 | 昆蟲;生物學;植物;害蟲;生物學特性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 102 | 蜱螨;蜱螨亞綱;中氣門目;革螨;資源調查 |
福建師范大學 | 70 | 自然保護;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植物 |
廈門大學 | 66 | 絳蟲;線蟲;球蟲;植被;生活史 |
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46 | 檢疫;檢疫性;雜草;風險分析;有害生物 |
中國科學院 | 31 | 雙翅目;蠅科;區系;植物;鳥類 |
華南農業大學 | 26 | 瓢蟲;瓢蟲科;鞘翅目;種群;生物防治 |
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25 | 天牛;害蟲;松墨天牛;桉樹;線蟲 |
福建省衛生防疫站 | 18 | 嚙齒;嚙齒目;食蟲目;動物;鼠科 |
福建醫科大學 | 16 | 眼鏡蛇;恙螨;恙螨科;海蛇;海蛇科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福州金山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郵編:3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