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人類學研究》雜志是省級期刊,創辦于2018年,發行周期是半年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文學人類學研究會主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文學人類學研究會主管。主要欄目有神話與大傳統、民間文學與人類學影像志、文學民族志與博物學、藏彝羌走廊研究、海外華人文化與華文文學、學術資訊等。
主管單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文學人類學研究會
ISSN:暫無
主辦單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文學人類學研究會
CN:暫無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創刊時間:2018
全年訂價: ¥ 256.00
發行周期:半年刊
《文學人類學研究》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了便于更廣泛地傳播知識,文學人類學研究在重要數據庫中均有收錄,這使得讀者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持續不斷地努力,正逐漸成長為一個連接不同文化和學科之間的橋梁,在國際上也獲得了越來越高的認可度。它還通常會在其官方網站或相關平臺上發布詳細的征稿信息,包括文章格式要求、提交方式以及審稿流程等,建議關注這些渠道以獲得最準確的信息。
創刊以來,文學人類學研究已成為國內該領域內重要的出版物之一,每年以半年刊的形式發行兩期。致力于推動文學人類學這一前沿性交叉學科的發展,促進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它不僅為學者們提供了發研究成果的平臺,也為研究生及其他研究人員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資源庫。堅持高質量的學術標準,鼓勵原創性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每篇文章都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過程,確保了所發表內容的學術價值。
[1]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來稿請用小四號字打印,同時提供打印稿和電子文本(word格式)。
[2]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3]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參考文獻,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其中近5年內的文獻應占50%以上。
[4]來稿中以下項目應完整:題名、作者姓名及機構名稱、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英文題名、作者英文姓名(漢語拼音)及機構名稱、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并附有作者簡介、基金項目、聯系方式等。
[5]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時間應精確到月;根據被引資料性質,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編”、“編譯”、“編著”、“編選”等字樣。
[6]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7]基金項目: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本刊對基金資助項目,省(部)級以上重大攻關項目和開放實驗室研究項目等優秀論文優先發表。
[8]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字為宜。摘要的作用是補充題名的不足,介紹文章主要內容以引導讀者閱讀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采用第三人稱表述。
[9]本刊崇尚學術創新,堅決抵制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一稿多投、重復發表等學術不端行為,并將在初審時和稿件刊登前進行學術不端行為檢測,一旦發現有學術不端現象,將立即退稿。
[10]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南一段24號,郵編: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