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于2007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實踐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雙月刊。
《文化遺產》在第四屆廣東省優秀期刊評選活動中,榮獲廣東省優秀期刊題名期刊。重點刊發傳統戲劇、民俗、口傳文藝、瀕危方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等領域及古近代文學中的相關研究文章。物質類文化遺產稿件,亦酌量刊發。
[1]備注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單位、職稱、職務、研究領域、手機號碼、E-mail、通信地址等;多位作者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
[2]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并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與正文中的引文標示一致,如[1],[2]……。每一條參考文獻著錄均以“.”結束。
[3]正文前附100—200字摘要,3—5個關鍵詞。
[4]層次標題是對本段、本條主題內容的高度概括。各層次的標題應簡短明確,同一層次標題的詞組結構應盡可能相同。層次標題的編號采用阿拉伯數字,即1,1.1,1.1.1,1.1.1.1。一般不超過4級。
[5]文責作者自負。本刊編輯部對來稿可作必要修改。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山大學 | 418 | 文化;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傳承 |
華東師范大學 | 48 | 文化;民俗;非物質文化;傳承;戲曲 |
北京師范大學 | 42 |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民俗;民俗學 |
山東大學 | 41 | 民俗;信仰;民俗學;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 |
華中師范大學 | 39 | 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傳承;文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32 | 文化;非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神話 |
南京大學 | 28 | 戲曲;文化;文學;化生;俗文學 |
山西師范大學 | 28 | 戲曲;演劇;戲?。豢颊?;雜劇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25 | 非物質文化;戲?。粦蚯焕デ?;非物質文化遺產 |
廣西師范大學 | 25 | 文化;秩序;審美;壯族;文化空間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中山大學中文堂902,郵編:5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