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是北大期刊CSCD期刊、統計源期刊、,創辦于1957年,發行周期是月刊。綜合影響因子2.35,武漢大學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主要欄目有攝影測量學與遙感、大地測量新技術發展、大地測量與工程測量、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等。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ISSN:1671-8860
主辦單位:武漢大學
CN:42-1676/TN
審核時間:1-3個月
創刊時間:1957
全年訂價: ¥ 700.00
發行周期:月刊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主要刊載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性論文,包括電子與通信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光電子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網絡信息安全等方向的學術論文。它旨在反映國內外信息科學技術領域中的最新理論和技術成果,促進學術交流,推動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一本專注于信息科學技術領域的學術期刊,致力于推動學術交流和科技創新,為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該刊將一如既往地秉承開放包容的理念,不斷優化內容結構,提高學術水平,擴大影響力,力爭成為國內外信息科技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一流學術期刊。
[1]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2]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3]引言切忌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注釋;應與結語呼應,引言中提出的問題,結語中應有回答,但不能雷同。
[4]摘要與關鍵詞論著類稿件要寫出100~200字的結構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構成),其他類稿件要編寫50~100字的指示性摘要。
[5]文中圖表要精選,具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統一連續編號。圖中文字、符號和數字應與文中表述一致,要有圖序、圖題。表的內容不應與圖表述重復,要有表序、表題。
[6]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7]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8]參考文獻:凡文稿中引用他人資料和結論者,務請按《著作權法》在參考文獻中寫出,著錄格式按照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編碼。
[9]如果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頒注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交稿時需附交項目批準工件復印件或電子文檔。
[10]來稿提倡言簡意賅,詳略得體。來稿務請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國家有關著作權、文字、標點符號和數字使用的法律和技術規范以及本刊的有關規定。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武漢市珞喻路129號武漢大學測繪校區,郵編:43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