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學院學報》現已更名為外《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
《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期刊的辦刊宗旨是“立足中國看世界,放眼世界觀中國”,其方向主要包括中國外交及其相關問題、國別和地區的重大和熱點問題、國際關系理論前沿、非傳統安全問題與全球治理、國際關系與國際法等,它在推動中國外交學科的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學報以推動中國外交學科的發展為己任,關注國際政治、外交政策、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法、國際組織、國際安全等領域的熱點問題。它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和創新性,鼓勵學術創新和理論探討,力求為中國外交學科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風格和品牌特色。未來,它將繼續堅持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標準,不斷拓寬研究領域和視野,推動中國外交學科的繁榮和發展。同時,它也將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1]參考文獻限作者親自閱讀已發表的近五年主要文獻。按文內引用先后順序列于文末,并在文內引用處右上角以[]號(角注)注明序號。
[2]論文應有中英作者署名、工作單位、所在省、市名稱和郵編。如有多位作者,其間以逗號分開,其工作單位不同,應按阿拉伯數字順序標注在右上角,單位與單位之間用分號。
[3]文章須言之有物,理論聯系實際,研究目的明確,研究方法得當,有自己的學術見解,對理論或實踐具有參考、借鑒或指導作用。
[4]圖表在論文中按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排在正文相應位置。照片需清晰,線圖成比例。圖像最好單獨用JPEG或TIFF等文件格式編輯、保存。
[5]摘要應反映論文的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結論,并充分反映論文的創新點,表達簡明、語義確切,以100~300字為宜。
[6]題名簡明精練,不宜超過20個字,應刪去無實質性內容、可有可無的字和詞。如“關于……”,“試析……”等詞一般可以省去;沒有特定定語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應被視為贅詞,予以刪除。
[7]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兩級。
[8]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單位、電話、詳細地址、郵編。作者簡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別,籍貫,職稱(沒有寫“無”),學歷,研究方向。
[9]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10]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工業學院
主管單位:山西能源學院
主管單位:太原學院
主管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
主管單位:安徽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主管單位:山東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信陽農林學院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主管單位:遼寧省公安廳
主管單位:新疆石油管理局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展覽館路24號,郵編:100037。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