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現更名為《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它致力于報道中國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產品的設計、試驗、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動態,旨在推動農業機械化進程,促進農業工程技術和產品創新,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反映了其在農業工程領域的學術影響力。它不僅是科研人員、工程師、農業政策制定者和農機企業的信息來源,也是農業機械專業學生的重要學習資源。
本雜志為作者提供了一個快速發表的綠色通道,審稿時間相對較短,有助于加快科研成果的傳播速度。投稿者需要遵循期刊的投稿指南,確保論文質量符合學術標準。作為中國農業機械行業內唯一公開發行的技術類刊物,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雜志在推動中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記錄了農業機械技術的發展歷程,還為農業工程領域的學術交流與技術推廣提供了重要平臺。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該雜志將繼續在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1]本刊有權對來稿做技術性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來稿中注明。論文應遵守學術規范,內容表述清晰,語言流暢通達,邏輯嚴謹。
[2]參考文獻按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
[3]稿件寄出3個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者,請自行處理。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4]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5]稿件篇名(題目)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規則,并控制在20個字以內。
[6]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7]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和名的第1個字母大寫,復姓、雙名連寫,如馬林林Ma Linlin、歐陽靜萍Ouyang Jingping。
[8]正文內標題力求簡短、明確,一般不超過五級。層次序號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與注號區別。
[9]縮略詞的使用應采納本學科、本專業的權威性機構或學術團體所公布規定的或是約定俗成的縮略詞,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縮略詞。
[10]盡量將結果和他人最新研究成果比較,以突出論文的主要貢獻和創新、獨到之處;突出文章的新意和價值,即:新理論、新技術、新領域、新進展、新認識、新建議、新評價、新方案、新工藝、新產品、新工具等。結論盡量從文章的“結論”中提取,并條理化。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39號,郵編:47103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