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文獻輯覽》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該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時政領域的綜合性期刊,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時政分析和研究,以獨特的視角和嚴謹的態度,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動態,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多元的時政世界。
雜志關注國內外政治動態,分析政治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揭示政治發展的規律和趨勢;關注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研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挑戰,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經濟信息和觀點;關注民生問題,探討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持。雜志以其權威性、專業性和實用性,贏得了廣大讀者的信賴和喜愛。雜志的作者團隊由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深厚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組成,他們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為讀者提供了高質量的時政分析和研究成果。
[1]本刊嚴禁一稿兩投、重復內容多次投稿(包括將以不同文種分別投稿)以及抄襲他人論文等現象。一旦發現有上述情況,該作者的稿件將被作退稿處理。
[2]文題應具體、確切,高度概括文章并應使用規范術語。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外來語、縮寫詞、代號、符號等。
[3]引言應簡單介紹論文的背景和目的,相關領域前人所做工作,存在的問題,引出本研究的主題及特色,注意:引言部分不能有公式、圖表。
[4]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5]關鍵詞的確定應按GB/T3860的原則和方法,參照各種詞表和工具書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論文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
[6]圖表每篇文稿附表一般不超過4 個。表題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線表(即頂線、表頭線、底線),如有合計項,可以加一條分界欄線。
[7]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8]務必詳細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歷,單位全稱,職務,職稱,研究方向,學術成就,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聯系地址等。
[9]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未依次排列參考文獻時,按作者、書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起訖頁順序標注。
[10]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陽門內大街166號。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