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法治評論》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它致力于提供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讓學者、實務工作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能夠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該雜志聚焦于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法律挑戰與機遇,涵蓋的主題廣泛,包括但不限于數據保護、網絡安全、電子證據、在線爭議解決機制、智能合約、區塊鏈技術應用、人工智能倫理及法律監管等。
該刊還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各類學術會議及論壇活動,通過組織專題研討等形式加強與同行間的交流合作。為了擴大影響力,提高可見度,該刊也注重利用新媒體渠道進行宣傳推廣工作。不僅是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連接理論與實踐橋梁的關鍵角色,在推進我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數字法治建設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新挑戰不斷涌現,數字法治評論將繼續緊跟時代步伐,為探索更加完善的數字社會治理模式貢獻力量。
[1]正文各層次內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同級標題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正文一級標題序號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均左頂格書寫,后空一格寫標題。
[2]圖、表均應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正文下面。表、圖題目及內容均須用中、英文雙重表達。圖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數據應有必要的統計分析。
[3]所有文章,均須附中文和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的內容要一致。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4]摘要論著須附中文摘要,重要文章還必須附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采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等主語。
[5]本刊稿件從發表之日起,如無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方面特殊說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電子版、網絡版、有聲版等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其轉授權等專著權。
[6]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
[7]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腳注形式。
[8]提供關鍵詞5~8個,中、英文關鍵詞要對應,分別置于中、英文摘要之后。
[9]題名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另外,如果為系列論文、題名語意未盡,可用副題名補充說明論文中特定內容。
[10]來稿應提供作者真實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職務、職稱和工作單位、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和電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單獨一頁紙打印,以便匿名審稿。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