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教育·招考》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旨在幫助考生和家長全面了解教育政策,提高應試能力,取得理想成績。此外,它還關注山西省教育領域的其他重要內容,如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錄取政策、就業前景等,為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提供參考。同時,雜志探討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無論是對于正在準備考試的學生,還是對于從事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士來說,該雜志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洞見。
雜志的特色在于其豐富的內容,融學術性與技術性為一體,風格清新、雅俗共賞,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支持。它不僅是山西省教育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考生了解相關信息、獲得咨詢服務的主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山西教育·招考不僅限于學術討論,還關注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解決,旨在通過學術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結合,提高山西省乃至更廣泛區域內的教育質量和公平性。因此,這份期刊對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并參與到教育改革進程中的讀者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
[1]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線。表號和表題置于表的上方(小五號宋體字),表題中英文對照。表中量和單位的標示形式同圖(六號宋體字)。
[2]期刊要求稿件論點明確、結構嚴謹、文字通順。嚴禁學術腐敗,嚴格學術不端檢測。一旦發現稿件存在抄襲、剽竊、造假、不當署名、一稿多投等問題,將立即作出退稿或撤稿處理。
[3]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如果得到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書復印件。
[4]請在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所獲學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地址、電話。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例如:張三[2]8-12;張三[2]66-80。
[6]編輯部對稿件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7]參考文獻按出現的次序列在文末,并在文中對應位置以右上角方括弧中的數字表示。詳細參考文獻格式,見往期雜志。
[8]注釋:頁下注,采用Word腳注功能注加在頁面底端。腳注編號:①、②、③……基本格式:[國籍]作者:《書名》,出版社和出版年,頁碼。(中國國籍不用加注);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EB/OL].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9]“題目”應明晰(必要時可加副標題),并附有200字左右以內的“摘要”和3-5個“關鍵詞”。
[10]來稿應立論明確,論述嚴謹,語句精練,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和規范漢字,遵從國家有關計量單位、科技名詞、數字、標點符號、漢語拼音等用法的標準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主管單位:山西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山西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山西省教育委員會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三墻路東大盛世華庭A1座1308室,郵編: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