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氣象學報》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為氣象學家提供了交流平臺,同時也吸引了地理學家、生態學家和其他相關領域學者的關注。旨在推動山地氣象科學的發展,促進理論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提升對復雜地形條件下氣象過程的理解和預測能力。通過發原創性研究成果、綜述文章以及技術報告,它支持科研人員在這一特定領域的深入探索,并鼓勵跨學科的合作研究。
本雜志涵蓋了廣泛的山地氣象學主題,報道新技術、新方法在山地氣象研究中的應用實例。展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強調實踐指導意義。推薦優秀的專業書籍并對重要文獻進行總結評價,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學科前沿動態。總之,山地氣象學報作為山地氣象學領域的權威刊物,不僅是研究人員展示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政策制定者獲取決策依據的關鍵來源之一。無論是從事相關研究的專業人士還是對該領域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能為其提供豐富的知識資源和支持。
[1]引文超過150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格,以下各行縮進2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2]已在非公開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的文稿(可以不再列出英文文題和英文摘要),不屬于一稿兩投,但必須注明首次發表的刊物。
[3]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4]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5]內容摘要與作者單位全稱間空2-3行,要求摘要內容青簡意賅,嚴謹活潑,體現全文主題思想之精髓,不是文中某段落某句話的重復摘錄。
[6]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7]圖要清晰、精確。坐標中的物理量及單位要使用規定符號標注。同一內容或同一組數據,如列成表,不再作圖;已用圖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8]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9]參考文獻指在論文中引用的文獻。序號用方括號標注。著作的頁碼在文中標注在序號邊,如123。引用經典著作請使用最新版本。可參看近期刊發稿件的參考文獻格式。
[10]正文用五號字,行距為固定值,20磅,各一級標題居中,一級標題為小四號,加粗,二級標題居左,縮進兩個字符。其他正文用5號。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共云南省委統一戰線工作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國家教育部
主管單位:黑龍江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主管單位:湖北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主管單位:黑龍江省教育廳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貴州省貴陽市新華路翠微巷9號,郵編:5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