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法學》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刊物。還積極參與到國內外人權研究的討論之中,通過舉辦會議、研討會等形式加強與其他機構和個人的合作,共同推進人權領域內的知識創新與發展。對于想要了解最新的人權法律動態或是希望貢獻自己研究成果給這一重要領域的讀者來說,人權法學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信息來源和溝通橋梁。
作為一本專注于人權領域的學術期刊,人權法學致力于發高質量的人權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人權基本理論、具體人權制度以及國際國內人權保護機制等方面的內容。它涵蓋了自由權、平等權、民主權、工作權、生存權、受教育權等廣泛的主題,并從多角度探討這些權利在不同層面(如國內、聯合國及區域性)的實現與保障問題。不僅面向法學學者,也向政治學、社會學等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開放,鼓勵跨學科研究,以促進對人權議題的深入理解和全面分析。期刊采用嚴格的匿名審稿流程來保證所發布內容的質量,并且不收取版面費或審稿費,為作者提供了一個公平而專業的學術交流平臺。
[1]文中注釋一律采用頁下腳注,用阿拉伯數字編序,注明作者、書(或文章)名、出版單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頁碼(請遵循GB/T7714-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頁碼。
[2]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New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3]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4]稿件的參考文獻采用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同時在文中對應,用帶方括號的阿拉伯數字標注為上角標。
[5]正文內連續敘述中的序號采用①……;②……;③……。分級超過3級后用網括號如:“①”,“②”表示,并采用連排。
[6]文稿按版式順序須包括以下內容: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簡稱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
[7]題名:恰當、準確、簡明、清楚的反映論文全部重要信息,盡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保證檢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慎用縮略語、特殊符號、疾病例數等。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8]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其他相關注釋可用腳注在當頁標注。
[9]基金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和國家重點攻關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篇首頁下方以“基金項目”標識,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10]表格:表格應出現于相應正文段落之后,表應按統計學的制表原則設計,三線橫表力求結構簡潔,數據單位明確。橫、縱標目間應有邏輯上的主謂語關系,主語一般在表的左側,謂語一般在表的右側。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重慶市渝北區回興街道寶圣大道301號,郵編:4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