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律評論》于1999年創刊,主要刊登有關明德講堂、專題研究、法學爭鳴、法學譯文、實證研究等,雜志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保持優勢,敢于爭先,是一本綜合性半年刊。
[1]圖像:圖隨文排,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碼。圖、照片均應有圖題及說明性文字置于圖、照片的下方,說明性文字應簡短,不應超過50字。
[2]注釋:是作者對文章某一內容或詞語的必要解釋或說明,其內容或詞語應以加圈數字的上標形式順序標出,注釋性文字按順序置于參考文獻之前。例:機聯網絡①。
[3]論文按下列順序行文: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
[4]請勿一稿多投。作者投稿時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稿,3個月內若未接到錄用信息,作者可自行處理。
[5]文中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例如:1…,2…,2.1…,2.1.1…,一律左頂格。一、二級標題后的正文另起,縮進2字。三級標題后空1字接正文。
[6]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在正文后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7]內容摘要為文章主要觀點之提煉,字數一般控制在200——300字為宜;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提供英文摘要及關鍵詞更佳)。
[8]參考文獻應保持在5條及以上。參考文獻中的作者為1~3位時應全部列出,多于3位時只寫前3位,后面加“,等”即可;多位作者之間用逗號“,”隔開,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順序要規范。
[9]來稿署名作者必須保證稿件署名內容、順序無爭議;稿件所涉及的數據、事實、引文真實可查且不涉國家機密;文章及其主要觀點和內容未以任何形式發表于其他線下或線上公開出版物;無抄襲、剽竊等侵權行為。如由上述情況而產生相關法律糾紛、造成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由作者本人負全部責任。
[10]本刊有權許可選定的第三方行使通過本約定對投稿文章取得的權利。
立即指數:表征期刊即時反應速率的指標,即該期刊在評價當年刊載的論文,每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 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影響因子:指該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人民大學 | 90 | 法律;法學;權利;行政;司法 |
西南政法大學 | 34 | 法律;自然法;訴訟;權利;司法 |
中國政法大學 | 29 | 法律;司法;法學;純粹法學;政治 |
清華大學 | 21 | 司法;民法;法治;德國民法;行政 |
華東政法大學 | 19 | 法律;法治;法學;司法;系統論 |
北京大學 | 18 | 法律;司法;賠償;賠償案;權利 |
武漢大學 | 15 | 納稅;納稅人;法律;游民;德國民法 |
山東大學 | 14 | 哲學;司法;權力;狹義;法律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12 | 物權;權法;物權法;民法;民法典 |
華東師范大學 | 12 | 主義;立場;國家主義;合憲;合憲性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蓮花池西里7號,郵編:100073。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